2020年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,为更好发挥浦东“王牌”作用,有效凝聚起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智慧和力量,浦东新联总会发起“浦东新动力·硬核行动”,区创新创业人员联谊会围绕“中国芯”“创新药”“蓝天梦”“未来车”“智能造”“数据港”等六个“千亿级”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,策划推出“科创新动力大讲堂”项目,邀请新阶层群体中相关产业权威人士及专家解读分析产业发展趋势,扩大浦东在相关产业领域的社会影响力。
新站点作为指定媒体独家直播了第一期“中国芯”主题论坛,更多精彩演讲内容敬请关注!
本期嘉宾
谢志峰博士,正威国际集团半导体事业群总裁
何大军,张江高科总经理
任俊彦,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
王先根,合创资本合伙人
James,慷智集成电路董事长
引言
谢志峰博士(主持人):今天四位嘉宾都来自不同的行业,有园区领导,有投资人,有学校教授,还有连续创业者James。这个产业是非常长的产业链,我看四位来自不同的背景,我想每位嘉宾分享一下,对这个产业的关注点是哪一些?
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、产业化,都有不同的关注点。先从何总开始,从产业的角度来说,你关注哪一些?
第 一 部 分
圆 桌
不同角度看产业
何大军:作为张江科学城的开发主体,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整个集成电路在张江的发展,从99年聚焦,谢博士2000年在中芯国际,张江布了一个非常好的局,中芯国际在那里。
到2018年我们搞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,20年后,张江变成全国集成电路的重镇。我们主要关心产业化的两块,一个是营收——没有一定的量,肯定到不了一定的地位。哪怕今年疫情,张江在上海市的分量占到了60%左右,制造业更多,80%几,增长率达到30%,整个集成电路行业,整个张江上半年增长36%左右,这是我们关心的第一个,量。
何大军 张江高科总经理(中)
第二,我们更多关心的是技术,我们能突破多少卡脖子的技术。既然要作为国家去跟世界竞争,这些方面是我们很关注的。所以张江在5G、AI、CPU、FPGA、存储器等领域都做了一些布局,相信在全国,在设备、材料领域布局最早的大概也是张江。
我是05年回到张江,08年我们对这一块,材料、装备,在招商引资、投资方面做了一些布局。比如说量子通信的芯片,量子计算的芯片。量子芯片这块也有在做一些布局方面的引进,所以我们主要关注产业化这一块。
谢志峰:好,请任教授发言,谈谈你的感受。
任俊彦:好,很高兴在这个场合,和产业界,也包括投资界进行互动,向大家讲一下我们高校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当中所关注的两个方面。
首先,我们的人才培养。
人才
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的,而且是应用型、工程型的人才培养。我们的人才培养是在国家的支持下,围绕着产业需求,围绕它的发展要素,来提供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。从复旦大学角度来讲,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,在国家的支持下,我们在全国率先试点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。
而以往集成电路是含在一级学科“电子科学与技术”下面的二级学科“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”之内的,也就是说集成电路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的一部分,其它部分还包括分立元器件等。
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到,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,是从源头抓起,将学科建设,人才培养和产业应用对接起来。
任俊彦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(右)
从我个人角度来讲,也是尽了个人的努力,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模拟芯片设计,课题组培养的100余位研究生,大部分去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工作,其中有20多位先后在华为海思半导体部门工作。
突破瓶颈
第二个关注的方面,就是针对卡脖子环节,或者共性技术瓶颈,作为学术界我们怎么来突破。这就涉及到前沿、前瞻性的技术研究。这同样得到国家的顶层布局,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布局产品研发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侧重应用基础研究,科技部的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在于技术突破。
这些技术突破关键在于技术的差异化,你没有差异化,就难免给别人卡脖子。
但这恰恰是我们现在技术研发的薄弱环节。
>>高校或者研究机构首先要突破的是技术的差异化,接下来再是突破技术的原创性。
所以,我觉得技术研发要分为中期和长期两个阶段,中期要做差异化技术研发,长期要做原创或者叫颠覆性的技术研发。这也是我们张江作为国家科创策源地所要建立的研发体系。
正威国际集团半导体事业群总裁 英特尔最高技术成就奖得主
复旦大学ASIC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谢志峰
谢志峰:谢谢任教授,我们请王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。
王先根:大家下午好,我来自合创资本,合创资本是专注早期的风险投资,我们投资的阶段主要是从天使到B轮这个阶段。我们是产业背景出来的,所以我们对产业早期的创业团队更感兴趣一些,这是我们合创资本的定位。
我们投资的方向,是以应用为主,跟市场结合的应用比较多一些,具体的来讲围绕着端、管、云三块投资。
端就是终端,包括不同的传感器、各种移动终端和应用终端。如手机、汽车。手机这一块里面的PA芯片,滤波器、压力传感器,3D传感器等。汽车也是一个移动终端,这是一个重点的投资方向。汽车从传统的燃油车要向新能源车过渡。现在对燃油车来说半导体占整个成本不到10%,未来向新能源车过渡的话,半导体成本会增加到30%,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。作为汽车来说,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。
王先根 合创资本合伙人(中)
其次就是在终端这块的传感器,不同的传感器,采集各种各样的数据,分布在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下面,就是物联网这个概念。
管就是管道,一个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,我们就是重点聚焦在高速率的管道上面,主要是一些高速率的芯片,特别是高速的光芯片和电芯片。例如去年中兴被卡脖子,光芯片这一块就很难受。摩尔定律到一定阶段,也会向光这块转化,未来的数据高速路传输这一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。
云这一块我们是基于数据服务,这是跟行业应用相结合的。总之,我们的投资主要是围绕着端、管、云这条链来进行的。
谢志峰:James是创业的老兵,还在创业,美国的情况和中国情况都比较了解,你最近的关注点在哪里?
James 慷智集成电路董事长(右)
James:我是03年在硅谷创业,08年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了,收购了以后,变成了自由电子,就做做顾问,这次在创智创立慷智也是机缘巧合。创业其实挺难的,真的。
难点不是技术本身,真正的难点是方向的选择,还有就是怎么样能够把一群不同背景、不同性格、不同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,形成无缝的团队。
作为创业公司来讲,其实我们就坚持三个字。
先不要想着怎么样IPO,也先不要想着怎么做成百亿甚至千亿级的公司,先就想三个字,活下去。只有活下去了,你才有机会;如果连活都活不下去了,就算是机会来了,也不是你的。
谢志峰:既然话筒在你手里,下一个话题也丢给你,现在是自主安全可控,国产替代,这个声音很响。你认为国产替代我们有哪些事情需要来做的,因为光喊是没有用的,实际上要做到国产替代,你有什么建议?
James:从整体芯片行业看,应该看硅谷的发展过程。从90年代初到2010年是创业高峰期,之后就是合并、并购。
James 慷智集成电路董事长(右一)
从15年开始,中国的发展也开始兴起,到最近5年下来,给我感觉有几个方面>>
第一,所谓国产替代,其实第一步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做出一个多牛的东西出来,市场本身就给了我们这个机会,尤其是从18年开始到现在,中美之间高科技的竞争,很多人叫冷战,我把它叫热战。在这种大势下,国产替代的机会千载难逢。
第二,做芯片设计其实并不难,难的是让客户能够试用你的芯片,这个是最重要的,我就有过很深切的体会。18年慷智的芯片刚出来的时候,18年下半年,我们去找客户聊,所有的客户都说你们公司太小了,我用你的芯片取代TI或者Maxim的,万一出了问题这个责任太大,使用方负责的人认为责任太大,不敢替换。
短短的6个月时间,就到19年的大概六七月、七八月份的时候,因为中美之间的竞争,具体就是华为事件,加之我们的芯片过了AEC Q100的认证测试,客户态度整个就是180度大转弯,说你们芯片什么时候能提供样片,有没有?我们要试用,我们需要。国产替代变成了是一个政治正确性的问题,已经不是技术的问题。
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基地是在美国和中国台湾,台积电是最先进的,还有韩国,台湾这个地区产业界的大佬为这本书背书。
所以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首先做好自己,只有准备好了,机会降临时才能抓住。
做好自己,不一定说一定要比你的竞争对手做的好多少。
我也会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,说慷智的特点是什么?你在中国创业,你的创新在哪里?
>>我说其实很简单,慷智在中国能做出跟TI或者Maxim等国际巨头同类型的芯片产品,已经是最大的创新了,谢谢。
文章转载:新站点